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中原民间艺术 发展 相应公司

在互联网时代,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讨论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发展,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急需研究的问题。如何实现民间艺术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的双赢,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互联网浪潮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原民间艺术”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中原民间艺术”的发展有其政策支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政策性扶持

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有30项非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_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二、人民群众广泛的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据中国文化消费指数调研数据测算,中国内地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而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为10388亿元,仅占居民消费总支出,存在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这表明,中国内地潜在文化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文化消费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当今时代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非遗项目的再传播是很有效的途径。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是娱乐业,如电影、演艺、游戏、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大量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中原民间艺术”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专业公司。因此,在充分借助强大的网络资源和丰富的图书资源进行二手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与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老师和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对河南省典型民间艺术进行讨论与分析以及长期的市场调研,主要分析了如若成立相关公司的行业市场背景,得出了一些相关结论。

民间艺术的产业转化是一项极有前途的事业。但在民间艺术的传统运作中,更多的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较少与产业挂钩。新时期以来,市场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民间艺术的产业转化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如今,一些民族剧团、演出组因为条件、资金的不足逐渐解散,使得我国的民族艺术无法传承下去。而非遗项目公司在发展自身经济、获得盈利的同时,也带动了民族艺术的发展。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悠久的农耕历史创造了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当前,仅河南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95种,在全国占比较大。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民族文艺的转型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品消费空间巨大,前景良好。在创立公司时,完全可以策划及进行相关活动。

(1)公司的独创性。目前国内没有类似我公司这样的系统性团体组织。(2)资源的丰富性。我们有丰富的可合作的老人资源,具有大量可利用、可开发、可编排的非遗歌舞资源。(3)市场的广阔性。根据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和变化趋势判定我公司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4)强大的专家团队做后盾。我公司有一群热爱非遗、拥有调研和实践能力的团队。同时有很多专家老师进行指导。

文化流变在古今都是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当代的文化流变发生得更突然,变化速度更快,外力因素更突出。互联网信息、人口的移动都在对文化流变产生影响。如若成立相关公司,要立足于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立足于相关演艺艺术的传播和艺人的生活状况。

互联网无论如何都是现如今非遗保护和发展需要走的一条道路。公司的形式以及互联网的影响让非遗保护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统一化、严肃化、可持续化。现如今,非遗传承及民间艺术发展仍存在杂糅化与符号化的问题,只有让它们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到生活和工作中,它们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乔晓光.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基于非遗社会实践与现象的观察思考[J].文化遗产,2017(01).

[2]孙正国.十余年来中国大学“非遗”传承的实践形态[J].文化遗产,2017(01).

[3]李妍婕.传承文脉,创造未来[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5(10).

[4]刘佳.QJ文化演出公司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5.

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2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form of cultural tourism. This paper mainly collects the data from 2015 to 2006, uses UCINET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analysis finds that, the research emphasi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is main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the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are les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关键词:非遗;保护;开发模式;原真性

Key words: 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development model;authenticity

0 引言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颁布了《保护非遗公约》,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概念,学术界开始了对非遗各方面的研究。非遗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到非遗的理论研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利用。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旅游开发利用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十年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众多学者对非遗旅游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

文章选择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期刊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检索项进行主题检索,以2006年到2015年为时间节点,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18篇,其中期刊共150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章共375篇,博硕论文共482篇。

研究方法

文章选取37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提取词频高于5的20个关键词运用UCINET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得到结果如图1。

通过图1分析可以看出,非遗、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的连线较密集,即对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开发模式、旅游价值、原真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以及传承上。

2 非遗旅游的研究内容

非遗保护与旅游研究

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3篇

关键词:体验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冲击,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加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验旅游产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民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旅游体验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提供的以体验作为核心吸引力的用于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身心状态都达到特定水准时,意识中产生的一种感觉,是旅游者身心状态与旅游产品的互动过程。“体验旅游”特别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体验,重视游客角色的转换,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乐趣。

2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目前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8项(主要项目见表1)。2006年10月9日,河南省文化厅确定了1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省文化厅又确定了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14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5项。

3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是进行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在目前的旅游开发实践中,以博物馆展示、主题公园和舞台剧表演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模式,并且有了很大的市场成绩。对于河南省来说,根据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要在以上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的实际,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出具有中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模式

原生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形式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遗产被异化或者扭曲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遗产,建立“博物馆”进行原生态展示,使得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保留其原始状态。比如传统工艺品、民间文化和传统医药都可以通过建立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和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生态,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因此建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开发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主要路径。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载体的基础上,要融入体验旅游的观念,跳出传统博物馆的窠臼,开发游客体验区,增加旅游者的参与性,使静态的展示和动态的参与相结合。河南省的传统技艺和民间美术可采用这种原生态的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博物馆形式进行合理开发,比如木板年画、泥塑、石雕、玉雕、汴锈、剪纸等。

实景舞台剧模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景舞台剧中主要是通过“人”这一核心载体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活态性的展。从体验旅游的角度,实景舞台剧模式直观表现文化现象和体验性极强的开发模式,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价值,尤其是在民俗、戏剧、民间舞蹈等文化资源的展示方面,更具休闲娱乐价值,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深刻。因此,依托河南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杂技与竞技等遗产,立足中原文化现状,推出不同规模的实景舞台剧。

目前,河南已经形成了一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比如:以少林功夫为主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盛典》、以河南传统戏曲为主的著名电视栏目《梨园春》、《武林风》、以民俗为主的太昊伏羲祭典、马街书会、洛阳牡丹花会、黄帝祭典等,在国内外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由于实景舞台剧能增加游客的体验效果,因此河南应进一步加大对相关遗产的实景舞台剧的设计开发,尤其是加大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的开发力度,以形成一批游客参与度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景舞台剧。

主题公园模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从展示文化遗产的类别和深度来看,主题公园要比以上两种模式展示的内容更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是一类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可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民间歌舞、民间传说、民俗、曲艺、手工技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主题公园模式更具有极强参与性和知识性,深受游客的喜爱。因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理想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但是主题公园的开发由于资金投入和客源需求量大,导致其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大。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尽管进一步促进了河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从游客的偏好以及客源分流的市场分析,目前支撑一个规模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运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现阶段河南还不适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公园,应做好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的规划、评估等各项前期工作。

市场产品化运作模式

以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具体形式,从开发的内在要求来看,市场产品化运作是贯穿于这些具体形式之中的。比如实景舞演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产品化的具体形式,舞台化是为了实现商品性,商品性要通过舞台化来实现。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民间传说等,要想完全展示给游客就必须要进行舞台化的表演。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产品化以后如何在保持原生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合理保护和开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2]_办公厅._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护工作的意见.文化部网站.

[3]曹新向.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策.西北农林科技.

[4]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J].经济经纬, 2006(2).

[5]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刘建平,陈蛟凤,林龙飞.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7]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J].旅游科学.2007(4).

[8]松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之用[J].旅游时代.2007(4).

[9]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5).

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 非物质文化 遗产 文化旅游 开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目的

21 世纪最重要的全球性文化事件,位列前沿的无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对文化多样性的实际需要也逐渐地增加。而2014年在_会议上,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上肯定了互联网的作用,同时也为其他传统行业突破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了新思路。于是,笔者选择以非遗保护为切入点,将互联网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既继承了“互联网+”的多种属性,又因“乘数效应”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也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

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互联网+”与非遗旅游开发的运用与结合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发展态势,从而为项目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数据分析

通过网络问卷、纸质问卷等形式,调查人们对互联网与非遗旅游结合的态度与认知,集思广益,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行性与接受度。根据原始数据,一方面了解社会群众的整体心理趋势,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明确项目运行的推动和阻力因素,操纵模拟各因素所占权重,趋利避害,统筹各因素的同时有效解决主要矛盾。

实地调查

以句容为项目基地,对当地旅游开发条件和现状做调查研究,为“互联网+”与非遗旅游项目结合提供实践基础。同时,缩小调查范围,有利于结论的运行与实施,在实践中找出理论的缺陷与不足。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调查影响非遗旅游发展的政策因素,包括国家和江苏省在非遗旅游方面的努力,发展“互联网+”非遗旅游项目所能获得的政策优惠等。

第二,调查句容市非遗旅游资源的特征及现状,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精神产品,地方旅游文化品质与人文精神内涵,着手于对列为国家保护项目的发展。

第三,调查旅游文化市场,形成“互联网+”与非遗旅游的产业对接,着重关注能形成产业价值的因素,包括非遗旅游产业线路,旅游公司在旅游市场上所起到的作用与不足,发展“互联网+”非遗旅游项目的消费群体与利基等。

成果转换

加强互联网+非遗旅游平台建设,一方面通过三微一端,建设在线互动平台和游客体验评估模型,减少成本,获得信息反馈,改善服务流程,增加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加强线下实际运营,确保非遗旅游项目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优势互补,同时对非遗旅游线路重新设计,不断完善,增加服务流程的价值因素。

反馈与改善

引入业绩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确保信息的动态跟踪,及时对动态环境做出反应,业绩管理体系一方面可确保项目任务按时有效的完成,另一方面可通过实际与目标的比较,做出差异分析,不断调整实施方案,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3.主要观点

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低

对于非遗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引起关注,但大众对于非遗的了解,还知之甚少。卷调查中,愿意通过三微一端关注非遗旅游的调查人员中会的占比为32%,不会的占比68%。不可避免,调查数据存在误差,但是,我们仍可从数据中获得部分有用信息。调查人员中关注非遗保护的热忱度不够高,人们似乎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金钱进行物质层面的享受,纵然是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更加愿意采取快餐式方式,到人人认可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去游览,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反而没有时间,也不愿意去感受非遗背后的深刻人文与历史含义。

另外,调查人员对通过互联网推广非遗前景的看好程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后期的平台建设的接受与认可程度。通过简单的调查,我们发现调查群众对市场的认可度并不高。认为没有前景的在被调查人员中占12%,认为对非遗的推广有促进作用,但获利空间不大的在被调查人员中占59%,认为有促进作用,获利空间较大的在被调查人员中占29%。这对我们后期的平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我们需要利用各种社交网站,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增加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意识。二是我们要注重平台的开发与非遗的有机结合,注重品牌建设和差异化战略,确保群众对互联网+非遗旅游的前景有较高的认可。三是我们需要建立反馈机制,倾听群众的声音,对平台建设进行不断的优化发展。

新型“互联网+非遗旅游”

将会成为一是转变传统旅游观念,将“互联网+”与旅游业结合;二是从“互联网+”到“文化+”;三是“文化+旅游”,即发展文化旅游中的非物质文化产品消费;四是互联网扩展了非遗的传播基础、传播空间、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播平台。

“互联网+非遗旅游”是未来旅游创新的有力保障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是“互联网+文化旅游”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经调查,随着对非遗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加和人们对非遗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为非遗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人们愿意支出一定金钱去获得非遗旅游服务,且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上升,心理价位依旧存在着可控空间。

将互联网与非遗旅游相结合,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一个良性发展的“互联网+非遗文化旅游平台”

提供多方位的展示平台

非遗中的典型性特色旅游资源皆具有可表演性和可参与性。一方面,打造品牌活动,设置一些契合当地风土人情的节日,积累人气与声誉,另一方面通过线上宣传可与线下宣传相结合,联合互动,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方式扩大传播力度与知名度。

设计独特的旅游纪念品

传统美术类和传统手工技艺类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地域性、艺术性和较强的参与性。对于这一类非遗,一方面,可以设计手工艺品的体验之旅。另一方面,制作相关的旅游纪念品。

发展非遗文化产业,加入创意体验

发展非遗文化产业,让旅游资源集群式资本转化,将非遗进行创意包装与创新定位,加入现代文化消费理念,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

4.实证研究

实践过程

团队致力于互联网+非遗旅游平台建设。通过设计旅游路线,与句容市政府、宝华山森林公园(4A级景区)形成三方合作,在2016年联合承办了盛大的非遗宣传活动,当地群众及外来游客均盛装出席,截止到目前,日流量游览人数高达上千人次。

在活动举办期间,实践人员开设了在线宣传交流非遗文化互动平台,邀请游客对非物质文化宣传活动进行评价,并对改进措施进行献计献策。对于所开展的活动,例如打秋千,山歌对唱,天龙福地广场福文化宣传等,实践人员及时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游客体验评估模型,为团队后期发展与未来实践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

思考及改善

宣传途径不足,项目受众面仍不够广泛

除了口口相传及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宣传方式外,没有拓宽宣传渠道,没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因而游客体验评价模型的初始数据不够丰富,后期项目的运行中可能出现调查误差。项目后期将拓宽宣传渠道,以项目特色为基点,扩大宣传范围与宣传力度。根据后期运行状况,有目的性地与几家新媒体,自媒体合作,增加公司知名度。

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旅游景点较多,对项目设计路线有冲击

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旅游景点较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显乏力且句容市当地有初具规模的“泡山节”,对项目设计路线具有较大冲击。需要项目组进一步挖掘句容市当地非物质文化自身特性,加强旅游路线的设计新颖性,增加旅游路线的亮点环节,同时加强与句容市政府和宝华山森林公园的深入合作,争取得到句容市政府和宝华山森林公园的认可和支持,获得政策支持和宝华山森林公园的路线协助,确保本次活动能以一种固定的模式,长久运行,为经济创收,为非遗旅游献力,实现三方共赢。

单一的旅游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非遗旅游产业方兴未艾,但单一非遗旅游路线设计不具有充足的吸引力,需要将非遗旅游与当地旅游景观相结合,本项目中则与宝华山森林公园进行接洽,在享受自然景观同r,获得非遗旅游的人文感受。且多数非遗历史悠久,以非遗自身特性进行人文包装,使得非遗旅游路线更具吸引力。

非遗的开发与保护关系仍然未明晰

首先,保护非遗的规章准则并不十分健全。其次,对非遗的政策优惠和非遗手工艺人的帮助协助还没有落到实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非遗旅游的开发对当地非遗的保护产生了冲击。一方面,可以与政府机关接洽,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在发展公司的同时,加强手工艺人的接纳和培训,防止文化流失,艺术断代,也增加公司的社会认可与社会责任,并确保这些手工艺人为公司非遗旅游的发展带来经济助力,实现经济,社会,人文效益的最大化。

5.结束语

在当今,非遗发展的影响力逐年降低,传承人减少,与新兴旅游业相比,竞争力下降。笔者认为要结合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以“互联网+非遗旅游”平台构建的方式,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进行创新包装定位,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同时,对非遗旅游承担管理职责的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非遗保护的政府工作部门应联合起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处理非遗旅游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畅, 张帆.国际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09(4):124- 128.

[2] 陆建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政策思考[J]. 东南文化,2010(4):22-29.

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5篇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 战略地图 策略分析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处理保护文化遗产和推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为西安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发掘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的新思路,以期实现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主要通过对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的战略地图的设计方案及相关策略分析。以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对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发现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以期设计出适合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及策略。

1 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及其管理

文化遗产,泛指整个社会的文化继承物[1],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无形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遗产是文化的载体,科学、有效地管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已经陆续出台《_文物保护法》、《_城市规划法》、《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法规来实现这一长远目标。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包括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自然和历史景观[2]。旅游资源管理是指为实施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与经营工作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开发、协调、监督的活动过程[3]。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不但能够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养、游览机会和高品位的艺术欣赏,同时也能够为旅游经济提供强劲支撑,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化带来的基本建设热潮、经济发展带来的旅游热等使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科学、有效地管理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刻不容缓。

2 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现状及设计的必要性

西安文化遗产代表了黄河流域典型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地域化的优势资源和文化原创力,形成了西安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地位。

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管理现状

西安,古称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历史古都。西安也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先后共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有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西安文化遗产资源种类丰富,既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促生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中又包含了非物质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西安文化的整体形态。见表1[4]。

西安文化遗产的特点:①文化遗产的分布密度高,分布密度占全国之首;②等级文物占全国之首;③遗产点群具有时间连续性,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文化遗产分布;④近代文物点和革命文物点分布稠密。随着考古的深入进行,西安文化遗产数量和规模都在稳步盘升。从1949年至2003年的50余年里,西安的文化遗产点增加了2000余处,平均每年以40处的速度递增[3]。

建国以来,在历届政府领导的重视下,西安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早在1953-1972年第一个城市规划期内,西安的城市建设就注意避开重大历史文化遗址,在1980-2000年的城市规划中,明确提出“保护明城完整格局,显示唐城宏大规模、保护周秦汉唐重大遗址”的原则。专门设立了各级文物保护机构,对全市的古迹遗址进行保护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使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受到一定影响。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建设片面追求经济指标,轻视文化建设;二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注重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忽视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也就是重保护轻利用的问题。

设计战略地图的必要性

战略地图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和戴维·诺顿(David )提出,是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目标(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层面、学习与增长层面)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5]。战略地图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组织)通过运用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学习与成长),才能创新和建立战略优势和效率(内部流程),进而使公司(组织)把特定价值带给市场(客户),从而实现股东价值(财务)。

战略地图提供了一个描述战略的统一方法,以致目标和指标可以被建立和管理。在明确战略目标的情况下,制定出最直接相关于目标实现所需的具体行动方案,并依据该战略行动方案的优先顺序作为资源分配的基础,才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最大化战略成果。西安具有丰富的适宜于城市旅游开发的资源,但各种旅游吸引物空间位置分散,缺乏有效组织,合力不足,功能不明确,基本处于低层次的资源驱动型阶段,与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有较大差异,战略地图设计刻不容缓。

3 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战略地图分析

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的战略地图层面分析

战略地图不但可以用于公司战略管理,也可以用于组织战略管理,包括非盈利组织,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管理属于后者。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战略地图由战略思想、社会化模式、利益相关者、内部运营关键杠杆、学习与成长、战略促动因子等六个层面组成,几乎涵盖了其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见表2。

表2 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战略地图层面分析

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战略地图主要内容

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战略地图包括战略思想、社会化模式、利益相关者、内部运营关键杠杆、学习与成长和战略促动因子六项主要内容。见图1。其绘制流程分为五个步骤:

设计组织任务系统

这需要战略研究人员在内外环境分析(SWOT)的基础上弄清以下问题: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体管理组织是谁?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都有哪些?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社会化模式是什么?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利益相关者是谁?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否和谐?在澄清了上述问题后,就可以进行战略思想的初步描述,即打造符合社会发展主旋律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使文化遗产融入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之中,使社会的进步带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同时文化遗产品牌又对社会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从而实现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展示,使西安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心灵中神圣的“祠堂”,成为最吸引世界目光的盛世文化复兴之城。

确定社会化模式

文化遗产的社会化模式包括管理模式、价值权重、文化定位和呈现模式。根据不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制定适合其发展的具体模式[8]。

确定利益相关者及其价值主张

政府部门、社区、游客、旅游企业、投资者是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它们的价值主张不同,要通过不同的流程来实现。

确定内部运营关键杠杆

内部运营关键杠杆在本质上是对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范围的确定,是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战略思想的一个折射。

①围绕文化遗产的本质进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_文物保护法》的法律条款,保证文化遗产的国家所有权、存在空间、辐射区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利用自然科学可能的所有手段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全面的诠释。遵循“严格保护、科学规划、依法管理、永续利用”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保护方针。资金是文化遗产管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文化遗产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政府按计划保证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和逐年稳步递增保护资金,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任何文化遗产都是在时间、文化发展的序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具有承上启下,对现在和未来产生影响的文化功能,发觉延续这些文化功能都是对文化遗产的充值过程。文化遗产的附加值过程是必须的,当文化遗产的充值过程严重不足时,往往对文化遗产的性质、作用认识不清楚,造成理念上的偏废和偏差。以国际文物古迹保护为蓝本,在科学层面上对文化遗产的各种性能和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分析和研究,相应地提出科学对策和相关技术方法。

②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进行文化遗产事业与市场经济、社会结构的对接。

营造西安以及周边地区优良的投资氛围。促进中国西部的可持续发展。与西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形成协同效应。进行文化遗产科学意义上的组合、价值体系上的交叉与融合。

提升战略准备度(学习和成长层面)

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管理经验,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确保更多精力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与其他文化遗产景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显著提升价值。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迄今为止,西安古城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一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西安应当为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做出与西安相适应的贡献。西安文化遗产在国际、国内都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西安计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单有4处: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明西安城墙和碑林[9]。

确定战略促动因子

战略促动因子包含三方面内容:提高效率、财务增长、形成和发展旅游服务提供者的价值。

形成行动方案

根据前面确定的战略地图,制定一系列的行动方案,配备资源,形成预算。

4 结论

战略地图的设计,不仅使资源管理关键关系可视化,而且明晰了创造预期产出结果的因果联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解决战略实施的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从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了其发展现状,发现西安虽然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但其在管理上仍存在问题,必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至此,笔者提出了其战略地图的设计,该设计所要构造的是一个操作平台。本文的研究,为西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它并不排斥已有的战略制订和实施的理论、方法,而是将各种方法集成于一体、开放的操作平台。

参考文献:

[1]文化遗产[EB/OL].http:///view/.

2012-04-18.

[2]旅游资源[EB/OL].http:///view/.

2012-03-31.

[3]旅游资源管理[EB/OL].http:///view/3878001.

[4]中国文物地图集[M].陕西: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5][美]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6]Tiha von Ghyczy,Bollo von Oetinger,and Christopher Bassford,Clausewitz on Strategy:Inspiration and Insight from a Master Strategist(New York:Wiley,2001),99.

[7]李玉萍,许伟波,彭于彪.绩效·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8]陕西省旅游局.西安旅游简介[EB/OL].http:?contentId=.

[9]张虎勤.西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5.

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6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协作机制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性的关注。我国于2004年8月正式颁布《全国_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的决定》标志着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框架下,有了中国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举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少数民族社区、群体或个人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也逐渐得到了认识与关注。2011年,第十一届_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_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升为国家意志。“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规划构建连接亚非欧大陆、畅通国际交流的通道,实现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鄂尔多斯地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发展的代表,是开放沿边合作的前沿阵地,是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部基地。既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与跨域交通网络。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指导下,鄂尔多斯地区根据国家政策、结合自身实际、依托地区特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助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政策,在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正外部性。本文尝试通过对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背景下,鄂尔多斯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成就和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能提出当前背景下适宜推行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协作机制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鄂尔多斯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成就

(一)以政府为主导,落实普查统计

201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鄂尔多斯市整体列入“鄂尔多斯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加强地区民族文化事业的建设。截止2015年初,全市已经普查、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6个,非遗资源线索700多项,分布在全市8个旗区。已普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涵盖16个类别,其中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习俗类资源最为丰富,分别占调查项目总数的9%、10%、16%和21%;具体数量为:传统戏剧项目24个、民间文学类项目30个,传统技艺项目46个、民间信俗项目59个。曲艺、杂技、其它类资源比较稀缺,均占项目调查总数的1%左右。在项目整理方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各旗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非遗资源数据库。包括:1.纸质档案,全市共编纂文字资料44册计万字,其中编纂市、旗两级普查成果汇编本14册,镇级汇编本30册;2.电子档案,所有普查形成的文字材料全部录入电脑,电子数据资料共53G,对录入数据的电脑实行专人管理;3.图像档案,对普查的110个项目进行数码照相,共拍摄照片1540余幅;4.影音档案,全市共完成调查项目录音77小时,录像124小时,音像资料139盒;5.实物档案,共收集民间作品、实物257件。①

(二)发掘非遗项目,加强申报工作

鄂尔多斯市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方面加强着力,对全市濒危项目书籍、高价值项目书籍、特色明显项目书籍等30多个项目书籍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先后出版了《鄂尔多斯民间歌曲》、《鄂尔多斯民间故事》、《鄂尔多斯民间音乐简述》、《鄂尔多斯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等成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整理工作贡献巨大。此外,特别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申报工作,特别是向高一级单位申报的工作。以鄂尔多斯市某旅游景区为例,该景区以“成吉思汗祭典”这一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基础,于2013年提出为高水平推进“祭祀文化挖掘保护、旅游品牌宣传促销、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景观环境持续打造、惠民工作稳步开展、服务功能拓展提升”的六项重点工作, 开始着手将成吉思汗祭典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2月底开展学习、考察“申遗”相关工作,3月初开始准备申报文字、视频资料,按照申报要求落实具体工作,丰富申报材料、深刻文化内涵,并通过实际行动将至今近800年历史的成吉思汗祭典进行保护与传承。2015年,景区管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做好旅游区“双申遗”工作,即“成吉思汗陵”申请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和“成吉思汗祭典”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全力开创景区转型发展新局面。

(三)规划特色项目,加强地区宣传

近年来,当地领导集体充分意识到鄂尔多斯地区作为以蒙古族为主的草原文化富集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响应《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05)、《_鄂尔多斯市委、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2008)、《鄂尔多斯市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2011)等政策规划,基于草原旅游、文化旅游基础,开发了诸如响沙湾、九城宫等新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自然景区。全市各级行政部门也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广泛宣传地区项目,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从2005年开始,市、旗两级以“文化遗产日”“草原文化遗产日”为契机,通过举办庆祝活动、报刊专版宣传等形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全社会充分重视和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价值和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区域协作,引入学术机构

成吉思汗祭典作为某景区的重要活动,一直以来都是景区管理部门特别关注的项目。为了能够提高景区知名度,景区管委会积极响应上级单位号召,在市旅游局等单位的牵头带动下与西安等历史古都实现协作发展,成立“西部帝王陵”旅游线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的旅游业发展号召。此外,在地区发展上不作孤立的制高点,依托自身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与较为知名的声誉,协同鄂尔多斯市各旗县景区,共同打造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共同体。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该景区管委会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举全区之力、全市之智,为将景区申报为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将成吉思汗祭典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创建了成吉思汗基金会、成吉思汗研究院、成吉思汗研究学会等学术机构。并引进了一批学术研究方向对口、精通互联网技术的蒙古族青年人才,为申报工作进行学术材料的整理,开展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研究。将旅游事业与文化事业真正的结合到一起,并为景区未来的发展创造了一批不可多得的文献材料,创造了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新高度。

二、鄂尔多斯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协作困境

鄂尔多斯地区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与经验,但是面对着机构模式、人力结构、资金投入等地区发展的现实,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面对的困难。

(一)缺乏法制活力,督导力度不足

法律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之一,从国家、自治区到市级机关单位所制定的法律、政策、法规,在宏观层面上实实在在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作出了法制保障。然而,宏观层面的法律、政策却不一定能适应具体情况的操作,例如鄂尔多斯市下辖1个区和7个旗,具有地广人稀的地域特征,且多有沙区、高原,因此在落实各项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基层旗县缺乏独立的非遗保护机构,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员很少且保护人员专业素质薄弱、保护观念滞后,而其中的大部分人员也因身兼多职而无法深入研究单个项目,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极为不利。而资金的下拨、发展模式的审核、工作人员的绩效,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却又是难以找到量化标准评判的。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实施贴合地域性、民族性的配套政策,完善地督导审核机制正亟待构建。

(二)投资结构老化,缺乏公平竞争

在市场经济环境竞争下的旅游开发,其景区的投资、运营应该实现一种有效的评级、流转模式,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竞争意识。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景区由于曾经在BOT模式②中遭遇政府机构的话语权降低、合约商违约等负外部性的影响,正逐渐形成政府管控与私企运作的两种极端投资运营模式的对立。通过调研走访发现,两者在实际运行中的发展基础、方向与水平也有着天壤之别,受制于地区经济转型、资金流速降低等因素,缺乏政策偏移的私企运作景区,其发展缺乏稳定资金来源、客流来源。特别是当前处于金融危机与地方借贷危机的创伤恢复期,面对巨额的偿债压力与新债务风险,缺乏稳定财政投资与政策扶持的很多非政府旅游机构,只有通过提高景区票价的方式缓解运营困境,总体呈现出不公平竞争的状态。

(三)资金来源单一,资本协作不强

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势来看,旅游业的发展既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又需要引导市场资源进入景区以实现资源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从建设初期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宣传还是依赖财政投入为主,部分私企运营的景区由于缺乏财政投入,且目前处于地方经济恢复期,使得这部分景区只能选择自筹资金或申请贷款。加之内蒙古地区已经处于祖国边疆,远离消费需求市场,多重因素制约下更加导致了投资回报率低、周期长。不论是地区投资的回收,还是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提升,甚至基础设施的维护,都受到了严重制约。就目前来看,各级政府所做的工作主要是资金上的补助,其中包括每年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补助,搜集、整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资料,组建传承基地等。运营投资仅靠政府的宏观把握与支持是不够的,缺乏民间非政府主体的保护助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资不够深入,就难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及历史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四)地处边疆地区,内部竞争同质

鄂尔多斯地区地处祖国偏北,距中蒙国境线直线距离仅300余公里,虽然由于地势平坦、开发难度小使得辖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发达,但却难以摆脱远离华中市场的现实。目前,鄂尔多斯与陕西、宁夏共同组建的西部帝王陵旅游联盟将各地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共同推向市场,相对更加接近了华中地区,实现了主动接触、主动宣传,对于地区旅游开发成效显著。以2012年为例,全市接待旅游者万人次,同比增长,其中入境旅游者34315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属联盟建成的最近6年以来增幅最大年份。③虽然跨区域合作得到了发展,但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却忘记了内部协作,许多景点内设项目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且微观层面上疏于管理与规范的旅游开发也让部分表演项目的质量存在争议。

(五)缺乏循环协作,风险防范滞后

这里所说的循环协作,包括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从项目申报、招投标开发、建设管理、运营回收、传承沿袭、品牌塑造的整个循环协作机制。当地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仍然缺乏其中部分环节的发展滞后问题。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为例,现今作为一种以舞台剧为表演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鄂尔多斯地区广为传播,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品牌,而是不同景区各自组织演出。投入市场却盲目竞争的鄂尔多斯婚礼演出,在缺乏统一品牌的情况下,只能是在地区内部竞争,加速内耗。因此,相比于成吉思汗祭典这种有统一地点、统一规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鄂尔多斯婚礼一类的资源在旅游表现上就显得不很成熟。加之景区发展程度不一、资金充裕程度不同,特别是游客接待量的季节性波动明显,使得很多景区在面临市场季节性风险等问题的时候,暴露出了基础不够扎实、风险防范滞后的问题。

三、鄂尔多斯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协作机制建议

(一)完善地方立法,落实各级目标

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应遵循的立法原则,本着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防止其消亡,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立法宗旨来进行。首先,行政保护应当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有规律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其次,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保护的立法。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突破了原有的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传统知识产权内容,因此,需要建立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应综合考虑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并创立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针对鄂尔多斯市两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吉思汗祭典与鄂尔多斯婚礼,内蒙古自治区与鄂尔多斯市政府应分别立法具体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地方性立法规范,明确在保护上述两项部级非遗方面的政府责任,促进落实监督。

(二)引进社会力量,实现协同发展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神内涵是凝聚于民族群众内心的,在具体的旅游化开发上,必须认真理清思路、辨明主次、认清现实,将景区项目与非遗保护相结合、将地区风情与市场需求相区别,加强鄂尔多斯地区各景区资源的相互整合,以实现一种非改造型的民俗传承表现宗旨。在此基础上的域内协作机制,应该是一种以传承民族文化、展示民族发展、提炼民族精神为目标的模式。承认市场在经济中的决定作用,辅之以政府的调控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发自民族精神的产生一种响应地区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参与、自愿合作机制,从而推进鄂尔多斯地区的整体发展。带动相关社会各方加强投资,加大保护力度,推动部级非遗成为世界级非遗。

(三)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价值转化

针对鄂尔多斯当地具备旅游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是一种基于目前景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与地区特色的开发保护模式。然而,反观鄂尔多斯地区景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以财政拨款、门票收入、纪念品收入与餐饮住宿收入为主,个别景区甚至因为归属和景区性质问题,难以在景区内部建设上获得财政拨款的资金。中小景区的发展在得到项目却得不到资金的情况下,只能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若遇经营不善、市场萎靡等情况,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情况必将发生。因此,如果希望通过景区的开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解决开发的资金源问题,并现成一条循环、健康的资金链。在此,可以尝试将财政支出与景区门票相结合、景点评级与游客量相结合、宏观机构贷款与微观项目众筹相结合、景区收支体系与民众生活水平相结合、融资融券与发展基金相结合的“五个结合”思路,拓宽景区发展的资金来源,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流量稳定,创造奖惩机制与问责评估机制的相互补充。以实现稳定发展速度、稳定资金来源的发展前提,实现旅游价值、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四)改变人事结构,加强国际协同

根据调情况分析发现,鄂尔多斯地区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事业拟合不强,缺乏协同、协作机制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人事制度的影响。当地大体存在的两种表演团体性质,我们暂且称为事业编制与企业编制,其中事业编制管理较为有序,有较好的福利待遇与晋升培养机制,而企业编制由于从属于景区自身的投资、运营方,受限于成本控制往往难以获得收入外福利,或缺乏合理的培养机制。此外,面对当前部分蒙古族青年逐渐淡忘蒙语、不识蒙文的情况,越来越多的私营机构出于成本控制与特色发展的考虑,也开始采取从蒙古国招聘临时演员的方法。为此,应当积极改进原有旧的人事编制,将考评、创新评估纳入晋升考核当中,让目前所属不同编制的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对向流动,提升彼此活力。此外,针对蒙古族淡忘蒙语、不识蒙文的情况,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国内的蒙文化教育的开展,而加强“一带一路”范围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动,应以地区合作成效为实证,争取国家政策为目标,实现国际协同。

(五)实现流转机制,降低市场风险

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协作机制,不仅要完善政策制定、规划制定,更要加强实际运作的督导、考核工作。应该明确地区特色,打造民族品牌,防止地区间的资源出现同质化开发的情况。为此,应加强地区保护意识的构建,逐步推广到品牌构建与项目开发当中。首先,要提高全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通过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启发大家的责任意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应结合地区传统特色构建文化基地,通过文化保护、文化沿袭、文化教育的建设,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化构建。再次,因加强专门化人才引进和专业化人才培养,通过理论研究与基地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符合实际的季节性项目、人员、资金流转供给机制,实现地区和谐发展,降低市场季节性风险的冲击。因此,要不断探索、实践、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使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能够得以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得到合理开发,又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同协作机制,反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注 释:

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7篇

[关键词] 非遗濒危项目 抢救与保护 探索借鉴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受到众多阻碍,对此本文展开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入手,进一步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保护态度详细分析,并具体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对非遗的保护遇到的重视不够、投资不足、制度不完善和过度开发等一系列的阻碍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对传统戏剧的保护举措分析,希望能够对保护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启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

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珍贵的遗产,具有历史性和不可破坏性,本身被挖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难事,所以保护更成了必要的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脆弱性。一般事务在经过长期的时间推移都会经过一定的损坏,更何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然经历了产生、成长、延续最后消灭的过程。人为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十分必要的行为。尤其是那些濒危的项目。可想而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稀有而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珍惜和珍视,我们也可以想到还有多少没有被发掘或者没有被列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可能正因为我们没有关注到,没有及时的保存好而随着岁月渐渐流逝。只有将一个珍贵的文化项目进行专业的保护,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和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快,现代化的城市已经成为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被人们遗忘,另一方面被人格外重视。这其实并不是矛盾的点。因为现代化进程本身就是一种对非物质文化的破坏,而正因为如此,随着全球人民素质越来越高,加上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开始重视精神领域,重视非物质文化的精神传承,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受到了全球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要保护,是因为其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感情,而不是因为好看。而各国在对非物|文化遗产这方面并不成熟。

2004年我国才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开始着手制定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我国的关于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启的。在当时很多人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详细的概念,而我国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并获得国际上一致好评,这一举措不仅对我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我国全民树立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且发掘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

四、非遗的保护遇到的阻碍

可是在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首当其冲就是不少地方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着实与当地的经济状况结合,这就涉及到经济利益,造成工作中很多事情都有违初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不够

虽然人人都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具体怎么实施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过程,这说到底还是因为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仅仅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停留在口头上,如果只在做一些表面功夫那么一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遭到毁灭性的伤害。还有一点就是在制度的建设方面,因为重视度不够,所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普遍存在过于潦草和不完善,实践性不强,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就会存在制度漏洞,无论是监督还是征集收藏都会遇到一些障碍,专业人员的配备也相当薄弱。

(二)投资不足

虽然我国已经高度重视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并且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从具体呈现出的效果来看,中央的投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资金以外,人才的配置上投资也略显单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入研究和了解的人寥寥无几,这就造成了众多不专业人士对此项目的了解甚少,积极性也不高,开发的效果可想而知。只有在投入的人力和财力结合的状态下,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三)制度不完善

虽然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台了一些方针和政策,对切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还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还有一些制度过于空谈,不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这就造成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制度的参考和依据。

(四)过度开发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保护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业绩可观,经常进行深度发掘,重视申报结果,而对保护很轻视,这就有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尤其是一些旅游市场的过度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噱头进行商业价值的开发,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不小的损害。

五、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进行抢救性保护

在2015年,文化部就针对人民网网民在部委留言板上提出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解答。不少网友曾提出当地有一些民间技艺,因为传承人年级偏大,面临终端。针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危机的现象改如何解决。文化部当即回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

(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要统一认识,振兴传统戏剧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传统戏剧传递了真善美的传统核心价值观,与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她凝聚了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的精神追求,彰显了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二)解决好说法问题

党的十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央领导刘奇葆同志来浙江考察时,专门强调要做好传统戏曲保护工作。省委夏宝龙书记对制订“传统戏剧振兴计划”做了专门强调和要求。我们要重新认识传统戏剧的价值和作用,充分认识振兴戏剧的时代意义,从战略高度认识传统戏剧振兴的重要性。

(三)解决做法问题

把振兴戏剧作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首先省文化厅要研究制订“传统戏剧振兴计划”,做好传统戏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其次抓好人才培养,要引才、育才和用才。要形式多样培养人才,注重吸引和吸收年轻人参与进来,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三是要鼓励剧团自主创新,同时要着力培育市场。振兴戏剧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公益性事业。我们务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做好振兴戏剧这件大事,以促进优秀传统戏剧在弘扬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强省建设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总体来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受到众多阻碍。为了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准确掌握,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保护中,要持积极的保护态度,根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研究,要针对非遗的保护遇到的重视不够、投资不足、制度不完善和过度开发等一系列的阻K中,积极采取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以及借助旅游开发进行保护和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措施,希望能够更好的保护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P49-55;

〔2〕吴品才,储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的理论基础[J].档案学通讯,2012(05):P75-77;

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8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从美术、音乐、民俗等角度出发,缺乏经济领域等其他领域的研究,学者对单一的某一种形式研究较为透彻,缺乏整体的归纳和概括。本文改变了传统的从艺术角度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常规思路,不过分强调政府的投入与支持,而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和民众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入手,研究那些既能显示民族文化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优势文化资源如何树立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带动就业、服务、旅游等产业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丰硕成果分析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我们生活在人文环境中的精神财富。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目前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7项。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这些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均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的濒临失传。全省文化系统自2009年3月份开始在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以来,共投入经费近1600万元,直接投入普查人员达16万人,到2009年9月底各地基本完成了田野调查与资料整理工作,已普查整理各类线索180余万条,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个,共整理文字资料30204万字、照片10万余张、录音3800余小时、录像4300小时,普查工作成果累累,普查采集的资料信息记录详实,但是如何根植于河南省的地域文化背景,从河南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特色入手,使其成果更大范围的发挥其价值的研究相对比较贫乏。

2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的经济开发价值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要和旅游经济、商贸活动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靠口传心授与言传身教,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许多规矩,民间约定俗成,许多民族的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往往因人而存,随着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人亡艺绝。现在许多民族的民间美术类文化遗产,因为老艺人的去世而消失。一些民族的传统技艺由于缺乏市场需求、没有经济价值而濒临灭绝,传承人生活困难。现在的年轻人对民族传统和民间艺术已经没有多少兴趣,非遗传承青黄不接。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合理利用,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根据国内外的旅游开发实践,在旅游景区景点、博物馆内及各种旅游博览会、交易会上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向当地居民和广大中外游客进行展示,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技艺表演,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以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性等手段,既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涵,又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要和城市规划、景观建设相结合

城市景观与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共荣共生的,文化通过景观来反映,而又改变着景观。人们对景观的任何改造,都会将自身的文化渗透到景观当中。文化既然是非物质的,那么就一定要借助于一种物质的载体把它呈现于世,才能为人们所认知,那么城市景观就承担了这部分责任。而对于城市景观来说,不同时期的文化在其城市景观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所以说城市景观一直都是被文化滋润着成长的。如果没有文化的内涵,城市景观根本就是没有生命,也不可能长存于世的。二者结合便形成了一种景观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有形载体,城市景观设计从这种口头的、无形的文化形式中汲取养分,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流变中创新。同时,优秀的非物质文化也借着城市的发展而被发扬光大。

不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不同的推广和运作方式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公共品的性质,以及准公共品的多种提供方式,可以从产业化角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仍有一定的市场价值的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民间工艺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推广和运作。而对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等非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和电视、 广播等媒体结合进行开发利用,并且可以和演出团体的商业活动、专业院校的教学和专业建设相结合使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得到合理的开发、运用和推广。

3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推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双重价值,既有保存价值,又有经济价值保护是实现经济价值的前提条件。河南省光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能够给整个河南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同古典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的生机,寻找到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把有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形成文化品牌效应;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发展成为优势文化产业等,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经济价值来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文化河南里,豫剧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篇章。豫剧无论从音乐、表演、唱腔还是剧目无一不透露和显现着河南大气磅礴的文化品格。只要把豫剧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豫剧就将通过超强的艺术感染力争取更多社会各界对河南的支持,充当河南的文化旅游大使角色,提高“文化河南”的旅游形象。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品牌形象的塑造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从豫剧文化旅游品牌培育的基础和环境做起,借助媒体传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豫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豫剧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还可以将与豫剧有关的东西收集起来,开办豫剧文化展,将豫剧展现给南来北往的游客,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豫剧,使豫剧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豫剧是来自家乡的声音,豫剧文化的传承必然吸引海内外客商到祖根地,带动河南寻根游,从而拉动河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还体现在它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对这些丰富的非物质遗产的清理和挖掘可能会产生国民经济的一些新兴部门和行业。不仅如此,这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产业,还往往是一种立体产业,带动力强,辐射面广,能够产生多种效益,其发展方向常常涉及、演艺、美术、会展、体育、旅游、教育、出版等行业。同时它还可能通过产业链间的传动关系,进而带动信息、餐饮、房地产、服装、交通等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新的增长点。比如,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豫剧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文化产品内容。1)在景区景点中植入豫剧元素,开发特色演艺产品。可以在景区举办大型的豫剧文化展,把豫剧的经典剧目、名角展列出来,结合现代媒体、网络,制作出动漫形式的豫剧,或者定点定时推出豫剧舞台演出,使其经常化、市场化,真正做到吸引游客,满足需求,使游客既能游览静态的山水人文景观,又能观赏动态的戏曲表演,全面感受区域文化的独特风采。2)开发豫剧文化旅游线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旅游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趋势。因此可以通过与自然、人文景观的相结合,开发豫剧文化旅游路线。并且全面启动中原地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从而带动豫剧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9篇

关键词:旅游类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研发;

一、引言

2001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潮在世界兴起。在中国,社会各界业已燃起了对传统技艺、曲艺、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民俗、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等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非遗的保护成为了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众多机构、组织及个人业纷纷参与到保护和抢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之中。

二、旅游产品本身属性的需要

从分类学角度看,旅游产品属于旅游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属于文化经济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兼具物质(物质结构部分)和非物质(文化内涵、精神性)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要求界定了优秀旅游产品是一种物质载体,且应当表现与旅游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性特征,给游客带来某种精神享受,激发起游客对某此旅游经历的美好回忆,引起游客对特定旅游文化的深度探究欲,且具有文化性、鉴赏性、把玩性、收藏性等特征。这种特殊的“借物言情”商品形式的构筑既是一种物的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的生产,这恰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文化特质相契合。

三、旅游市场急需高质量赋有文化性内涵的旅游产品的需要

目前,市面可见的旅游类产品普遍缺乏艺术开发含量和技术含量,制作成本低廉、加工粗糙、形式简陋,质量良莠不齐,产品趋同化严重。所谓江南江北无差别,千店一面。再加之旅游产品利润微薄化,鲜有实力雄厚企业进入其研发环节。旅游产品市场呈现出游客有需求,市场无产品的尴尬局面。那么,相关设计力量的介入显得十分必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众多门类与艺术技艺形式又能为旅游产品研发提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可为旅游产品研发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也可以为旅游产品的研发提供丰富的艺术语言。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新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兴起的第一个10年间,学界把关注焦点多放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类型的划分,项目的认定以及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等问题之上。在厘清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今天,学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则向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新,如何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如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研究方向转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的转化无疑为旅游类高职院校的设计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与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参与、信息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也为建立新的专业方向指明了方向。

五、国家战略性发展的需要

第一,国家发展战略提出旅游业应向“文化性内涵”方向发展。2014年2月26日,_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及发展文化内涵性旅游产品研发水平的意见。第二,_政府报告首次界定了创意设计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属性。2015年3月5日,_总理在《2015年_政府工作报告》别提到:大力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创意设计等生活和生产服务业。把创意设计与旅游等行业并列放置于生产和生活服务业范畴。第三,职业院校高等设计教育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_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_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出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并强调崇尚一技之长,不惟学历凭能力,提出现代职业教育,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同年3月,教育部还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近6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高等教育的转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力军提供了大量的人员储备。

六、旅游类高职院校在旅游产品研发中具有资源性优势

旅游类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可以为旅游产品的研发发挥自身特有的资源性优势。系统的旅游专业教学、实训、就业体系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优质的调研渠道。除此之外,旅游行业的专业优势能够为旅游产品研发的市场匹配度提供良好的专业指导。现代设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再创造的可能现代设计教育缘起欧美国家,发展至今现代设计在设计方法、设计表现,综合材料运用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为旅游产品研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术与表现支持。这些现代设计专业比如动漫设计与制作,装饰设计与制作等都是旅游类高职院校中发展多年的基础艺术类专业,这些专业的既有成果可以为新兴专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教学经验的借鉴。旅游类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建立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及培训、社会诸多力量的智能参与、民族文化的信息传播以及知识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建立将搭建起传统工艺与学术、艺术、现代技术、现代设计、当代教育以及大众生活的桥梁。通过这一专业的建立将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吕明月.国策指导下的设计学科动向分析——2014-2015年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综述[J].艺术教育:2015

非遗文创市场分析报告 第10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迅速使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手里逐渐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交通的便利、带薪休假等政策的实施,让人们越来越愿意走出家门,在闲暇之余带着家人外出旅游,在放松精神的同时去了解博大精深的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所以就带动了近几年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更是对发展旅游经济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为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我国旅游业在近几年正在高速发展,最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率以及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逐渐增加。从2011年~2016年旅游人次数据统计中,我们能够看出,我国国内旅游人次逐渐增加,旅游俨然已经成为大众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尤其是城镇人口外出旅游比例大幅提高,所占比率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外来游客数量也在稳步增加,2016年外来入境旅游人次达2814万之多,同比增长了。但是通过对近几年的入境人口数据分析来看,外来入境旅游人口并没有很大的提升。虽然2016年相比2015年有大幅度提升,但总体来说,入境人数还是在3000万人次以下。由以上数据显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少的效益,但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提升文化宣传力度,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以中国文化特有的魅力吸引外来游客入境旅游。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指的是以非物质形式展现的一种文化形态,比如皮影、杂技、曲艺、舞蹈社会风俗、传统工艺等等都是以实践和表演等形式呈现给我们的一种文化,而并非以物质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但它并不是完全绝缘于物质,而是对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产物更加偏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要性

文明的发展进步,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城市建设的形象表现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建筑、经济发展成果上,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内涵之所在。我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具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容,比如服饰、舞蹈、工艺、语言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留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少数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丰富多彩,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如果再不对民族文化加以传承和保护,那么他就会在历史的交融中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因此,对诸如少数民族文化这样代表历史文明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研究课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力度加强,不仅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将加强中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各行业发展都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着重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提升旅游资源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形态而存在的一种精神领域创作的活动及产物,可以在旅游业发展中得以合理开发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各异,种类丰富,大力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旅游文化中,丰富其内容,可以增加旅游开发的类型,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价值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曲艺、杂技、传统舞蹈、传统工艺、民俗等,比如苏州的昆曲、河南的豫剧、山东的秧歌、新疆的舞蹈、中国的剪纸、端午节、彝族歌舞等,各种形态的文化表现形式,让游客不禁在旅游过程中,在参观自然杰作的同时,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得以了解,通过欣赏传统舞蹈、曲艺、杂技、亲身体验手工艺创作等活动,融入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渲染的氛围当中,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包括自然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大力开发旅游业的同时,不仅要注重保护自然资源,还要注重加大在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发展方面的投入,提高旅游价值,提升民族内涵。

4旅游业发展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

旅游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方式的保护下,很难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承,也很难将其真正价值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开发。近年来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对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本身极高的旅游价值,也被纳入旅游项目类型开发的行列当中。这些承载着人类文明、见证历史发展的文化,也给游客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旅游业这一载体的开发中得以传承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传承发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业的发展逐渐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公众面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亲自参与情景体验,得到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和震撼。游客通过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及亲身体验,了解旅游地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亲身感受文化的多样性,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同时真正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旅游业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有它独特的方式,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又为其开发出新的体验项目和活动空间,为其在陈旧的传承方式上增添新鲜感和吸引力,不断创新文化表现和体验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游客的面前,供其观赏和参与,并为其增添了新的活力。

5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开发的共同发展

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法规制度

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之有度,合理有序地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尽快建立规范市场的相关法规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决打击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不当行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项目开发过程当中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开发市场,保障其合理化、规范化。

创新开发模式

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形式相对较少,涉及的内容不够全面,没有将其内在价值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博物馆展现、口头叙述、节目表演、节庆活动等形式下,开发出新的旅游项目,可以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开创出新的旅游线路,比如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旅馆、酒店,开办农家乐,独特的参与体验等,全方位、多角度开发、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

政府引导,全民参与

当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同时也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参与,如何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对民众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拍摄宣传短片、利用媒体资源、建立交流演出机制等形式,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同时在正确方式方法的指导下参与到保护行动当中去,并在保护过程_享保护成果。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资金技术支持

有些旅游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吸引更多游客,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商业化、商品化、庸俗化,严重扭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真实目的和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档案并加以妥善保管和合理利用。当地政府还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提供支持,设立专项基金,对传统工艺技术的保护和传承,可以用津贴鼓励的方式引导当地年轻人传承工艺手艺,使传统工艺精髓得以传承。一方面创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旅游活动

在旅游宣传中增加以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宣传活动为主题活动,旅游地可以通过开办民族文化展览会、民间传统技艺大赛、舞蹈巡回演出等多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让大家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双赢。

6结语

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珍贵的旅游开发资源,如何得以正确保护,是我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中针对两者的相互作用做出了相应的阐述,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及自身感受和网络宣传活动的了解,对如何正确引导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开发,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指出。

参考文献

[1]王文文,孙静.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开发[J].科技经济市场,2009(11).

[2]徐子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淮海论坛,2012.

[3]王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建议[J].神州,2011(23).

[4]施榆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