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产品分析报告 第1篇

李宁有限公司为中国领先的体育品牌企业之一,以经营李宁品牌专业及休闲运动鞋、服 装、器材和配件产品为主。集团拥有品牌营销、研发、设计、制造、经销及零售能力, 目前已于中国建立庞大的零售分销网络以及供应链管理体系。

李宁持续优化主品牌核心品类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其中,篮球品类根据消 费者需求,将科技、球星资源、故事包裹进行整合,全面覆盖高中低端消费用户;跑步 品类基于跑者的多层次需求,将专业跑鞋产品分类为竞速、弹速、保护和超轻四大板块; 运动时尚方面,通过挖掘运动生活市场潜力,抢占市场先机,攻占消费者心智。产品矩 阵稳步扩张,同时精准匹配大众消费者市场需求,助力改善品牌市场份额。

加快推出新产品,稳步提升生意中新品占比,助力生意效率。李宁在细分领域精准匹配 消费者需求,加速推出新品,配合渠道升级,助力零售流水增长。李宁提升生意中新品 占比,新科技植入配合品牌调性,有望推动吊牌价上浮,改善零售折扣,加速新品售罄 提升生意效率。

. 篮球专业产品撬动生意,高端产品锚定效应助力中端产品提价

李宁篮球鞋产品定位根据消费者需求划分,可分为 4 个不同级别:旗舰、专业、训练和 基础,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客户。不断细化现有产品线,进一步加深篮球鞋产品深度,完 善产品矩阵。李宁通过科技配置迭代,丰富品类分化定位,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其中, 旗舰与专业产品搭载品牌前沿科技,携手国际球星代言,凸显专业硬实力。2021 年发布 的“韦德之道 9 Infinity”系列是国产运动品牌篮球鞋价格最高,零售价为 1599 元,与国 际一线运动品牌旗舰篮球鞋价格趋同(“Nike 勒布朗 19 代”零售价 1599 元;“Air Jordan 36 郭艾伦”零售价 1499 元;“Adidas 哈登 6 代”零售价 1399 元),大幅超过其他国产运 动品牌旗舰产品(“安踏 kt7”零售价 999 元;“匹克澎湃大三角维金斯款”零售价 899 元)。

训练和基础产品跟随科技迭代节奏,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以对消费者友好的价格填充品 牌空白价格区间。韦德之道系列可细分为正代款和支线款,正代款是李宁篮球最高水准 作品,价格区间为 1299 元-1599 元;支线款包含“全城”系列、“冷血”系列等,价格 下探覆盖更广泛的消费人群,价格区间为 358-899 元。驭帅系列从 13 代开始推出䨻版本, 该版本升级中底材料,在零售价上做到提升,零售价为 1199 元比普通版本高出 400 元。 目前“驭帅”系列已经迭代到第 15 代,“驭帅 15”延续家族设计的同时也加入李宁䨻科 技,零售价与“驭帅 14”普通版一致为 799 元; “闪击”系列从第 6 代开始,该系列下 分为多个版本,普通版、TD 团队版和夏季版,降低消费门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 需求。

李宁通过细化篮球产品线定位,将韦德之道系列打造为高端运动时尚系列。与国际运动品牌签约当红体育明星的策略相同,李宁通过与 NBA 球星韦德的强绑定实现专业运动品 牌的升级。在收获垂直的球迷群体之外,体育明星在比赛场上的球鞋曝光促进产品销量, 提升李宁专业运动品牌的形象。李宁在韦德退役之后,也将韦德之道从专业运动向时尚 方面转型。

韦德携手法国艺术家 DFT,推出 WE ARE ONE 限定主题系列,通过独特的艺 术线条,向消费者传达韦德的品牌理念和高级风格;在专业运动产品的基础上推出更多 服装、配件类产品。韦德篮球裤「003」以立体裁剪及经典「W」结构线,打造韦德英雄 款,强化了品牌形象和专业属性;通过韦德的深度合作和影响力,韦德之道近年完成了 新一轮球星签约,包括 Jimmy Butler,D'Angelo Russell, McCollum 等 NBA 球星, 扩充专业篮球代言版图。2022 年是韦德签约十周年,李宁预计今年会推出韦德之道 10, 持续扩充该系列的影响力。结合先进的科技迭代和优良的设计,韦德之道系列深入消费 者心理,获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

李宁基于市场洞察,推出以区域文化为内核的街头篮球反伍系列。反伍系列深耕城市 IP, 收获了不同城市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反伍是李宁于 2018 年推出的街头篮球系列,自带街 头潮流属性,后随着国潮元素和中国文化的兴起,反伍打造了多个以区域文化为主题的 “限定系列”。具体包括少不入川(成都)、足不出沪(上海)、长安少年(西安)、惟楚 有才(长沙)、江湖好汉(武汉)、雾都大势(重庆)、江左风流(南京)等系列,在产品 设计过程中将反伍的街头篮球系列服装同区域文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

反伍联合李宁叁加壹赛事推广街头篮球文化,借助新兴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增加品牌 曝光和知名度。李宁从 2005 年创办“3+1”街头篮球赛事,2016 年联赛重启,首届“一 战成名”启动,抓住短视频的红利期,借新社交媒体以及短视频平台助力街球文化的生 长。2020 年 8 月至 12 月期间,李宁“3+1”街头篮球联赛覆盖了 8 个城市,赛事参与体 验总人数近 3 万人。2021 年西安站,联赛与国内知名篮球 MCN 团队“野球帝”共同发 起#反伍新势力约战野球帝的话题,6 天话题总播放量达到 4600 万。年终收官之战的厂 牌争霸决赛 3 次登上抖音全平台直播榜首,整场比赛峰值在线人数达到 万人,总观看 人数达到 256 万。

李宁采取锚定价格营销策略,用旗舰款与国产运动品牌拉开差距,助力中端产品流水增 长。李宁推出的旗舰款鞋型搭载品牌尖端科技、设计用料等全面超出国内运动品牌鞋款, 与国际运动品牌旗舰款竞争。从产品矩阵角度来看,李宁篮球鞋矩阵主力鞋款集中在专 业、训练级别,价格为 600-1000 元区间,该价位区间丰富的产品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 多元需求。从生意角度来看,旗舰款的高价起到锚定价格作用,攻占消费者心智,改善 中端产品零售折扣率,为高销量产品的提价奠定基础。

. 跑步矩阵完备蓄势待发,专业产品结合赛事营销拉近费者距离

李宁产品分析报告 第2篇

短期逻辑:消费复苏预期之下,零售表现边际改善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费者大部分时间在家度过,服装销售受到限制,同时疫情加 速消费者对于健康的重视,也促进消费者将运动服装作为日常穿着的穿衣习惯,以实现多 场景的运动需求,因此在疫情管控逐步放松后,美国运动服装品牌销售快速反弹,2022 年 美国运动服饰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达 ,高于整体服饰增速 。 从海外疫情前后重点服装公司零售表现来看,在 20Q1-Q2 的防疫管控之下,多数海外服装 公司收入呈下滑态势;在 21Q1 防疫管控逐步放开后,服饰公司收入开始回暖并恢复正增 长。其中运动鞋服公司收入回暖相对较快,如 21Q1 多数运动品牌恢复正增长,21Q2 大部 分服装公司销售收入恢复正增长,NIKE、安德玛、VF、Deckers、哥伦比亚收入复苏节奏 和弹性较休闲服装公司更快、更强。

2022 年国内多地疫情反复,线下客流受限、物流运输受阻,服装销售受到影响。2022 年 11 月以来疫情管控逐步优化调整,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节奏。借助海外经验,我们认为 国内运动服装需求将率先增长。公司作为运动鞋服行业龙头,功能性与时尚感并进,持续 强化产品专业度与外观设计,成为新国潮代表。在前端渠道和后端供应链结构方面,公司 持续推进渠道升级改革,线上线下渠道一体化,同时在后端打造柔性供应体系,实现以消 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主动生产和快速反应。在 22Q4 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居民大规模 阳性居家,导致线下零售流水下滑。2023Q1 伴随疫情影响边际改善,消费者线下出行恢 复,公司凭借较强的产品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积极改善渠道销售,整个平台零售流水实 现中单位数增长,其中线下渠道实现高单位数增长。

长期逻辑:国产替代前景可期,多维度发力打开成长空间

行业层面: 如前文所述,当前中国运动鞋服渗透率较海外主要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伴 随疫情以来国内居民健康意识逐步提高,全民健身运动兴起,运动参与度及人均运动鞋服 支出有望持续提高,带动国内运动鞋服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本土运动品牌专业度、功能性 持续提升,在研发、设计、营销以及精细化运营等方面不断缩小与国际一线品牌的差距, 市占率不断提升,尤其在 2021年新疆棉事件后国潮趋势进一步崛起,国产品牌显著受益。 未来运动鞋服需求有望持续增长,低线市场消费者注重性价比,年轻群体更加认同优质国 货产品,国产品牌在竞争格局中将更有优势。2022 年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全年的销售额下滑 36%,四季度的销售额下滑 50%,23 年一季度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跌 12%,已连续八个财季下滑。一方面在大中华区营收下滑的原因包括疫情导致的物流不通畅以及 公司大规模回购库存等。

另一方面,在疫情前阿迪达斯即处于低现金流、高库存状态,截 至 2019 年 12 月阿迪达斯库存高达 亿欧元,同比增长 19%,阿迪达斯在疫情期间呈 现出较弱的抗风险能力。疫情期间海内外经销商以低价清理库存,对品牌价值带来损伤, 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购买打折产品而非正价商品,因而加剧库存问题。此外供应链端,阿迪 达斯以轻资产运营,生产、销售环节外包,大部分商品在亚洲代工生产,供应链相应速度 慢,柔性供应能力不足。因此阿迪达斯终止 yeezy 产品线生产和销售,供应链反应不及时, 再度加剧库存问题。

综上而言,渠道建设不利、经销商打折、供应链管控能力弱等原因导 致阿迪达斯对于市场走势把控不精准,影响新品开发,在疫情、kanye 解约等风险下,业 绩产生较强的负面效应。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市场营收的持续下滑,为本土运动鞋服品牌 的发展带来机遇,在安踏稳步发展多品牌策略、特步打造本土跑鞋专家形象以及李宁专注 国潮创新概念后,本土品牌制造与设计能力不断升级,进一步抢占海外品牌市场份额。

公司层面: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渠道升级优化,在购物中心、核心商圈选址开设大店的同时, 关闭低效店铺,因此直营店铺店效高于特许经销门店, 2022年直营店铺店效为 373万元、 特许经销门店店效为 257 万元。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在门店数量方面提升空间及增速或有限, 成长点之一在于渠道结构的持续优化,即增加直营门店的占比、增加直营门店中大店、标 杆店和旗舰店的占比;成长点之二在于单店收入的提升。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童装品类,规模体量逐步提升,有望成为公司成长点之三。

成长点一:对比国内运动服饰品牌渠道结构,自 2020 年安踏推行 DTC 改革以来,截至 2022 年安踏品牌在海内外地区共有 9603 家线下门店(包括安踏主品牌和安踏儿童);在 中国大陆地区,约 7200 家线下门店已实现混合运营,其中直营店铺占比为 51%、加盟店 铺比例为 49%;特步自完成扁平化改革以来,截至 2022 年共有 7833 家线下门店(包括特 步主品牌和特步儿童),其中大部分由公司的独家总代理商直营,公司给出门店选址、布 局设计、产品定价、销售策略等决策,较大程度参与门店管理。相比之下,2022 年公司直 营店铺数量为 1430 家,占比为 ,我们预计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此外未来公司 将持续推进标杆店、旗舰店的建设,增加高质量可盈利店铺的比例,以推动整体店效、坪 效的双增长。

成长点二:单店收入的提升来源于加强产品深度与拓展品类广度,一方面在于对于已有品 类专业度的持续打磨,加速布局功能类产品,聚焦升级科技与材料,强化消费者对于李宁 品牌专业形象的认知;另一方面公司在跑步、篮球优势类目基础上,加强具有较高层长潜 力的健身训练品类、注重女性消费力量,打造专业与时尚兼备的健身产品,布局规模不断 扩大的健身服饰细分市场,扩大门店收入增长点。 据 Future Market Insights 报告显示,2022 年全球健身服饰市场规模约为 2108 亿美元, 2032 年健身服是市场规模有望达 384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在工作时选择穿运动休闲装,此外年轻人和老年人活动参与度的提高带动健身服饰需求增 加。近年来公司围绕健身品类推出多项功能科技,提升运动体验和年轻化设计,包括拥有 高质量弹性和简约机能设计的“Air Fiber”空气纤维面料科技,以及基于李宁 AT 科技平台 的“AT DRY ULTRA”速干科技,速干性能同比国家标准大幅提升。此外针对女子健身多 种运动场景,公司将创新科技 INNOSOFT、INNOLOCK 注入产品体验,推出李宁女子健 身系列揉柔裤、翘俏裤等产品,基于运动力学和人体工学,优化线条的同时保证运动的灵 活性,以科技赋能专业。

成长点三:我们认为,未来李宁 YOUNG 规模体量的持续扩大贡献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 从行业层面看,尽管近年来新生人口呈下滑态势,但随着中产阶层群体的扩大、下沉市场 的崛起以及青少年体育学科要求不断提升,新一代家长消费观念逐步改变,推动童装消费 需求向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更加关注童装产品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时尚性, 童装市场具有更强的增长动力。 公司自 2014 年开始布局童装业务,成立“李宁 KIDS“,后于 2017 年设立童装品牌“李宁 YOUNG”,成立独立童装事业部,截至 2022 年李宁 YOUNG 已拥有线下店铺 1308 家。

李 宁 YOUNG 以具有时尚性的专业运动童装品牌为定位,持续完善童装专业产品矩阵,升级 产品面料、加强科技属性,持续提升专业产品占比。长期来看,公司持续提升高层级市场 店铺占比,优化店铺类型,2023 年 1 月李宁 YOUNG 首家城市旗舰店开业,全新 升级 版店铺面积达 500 平方,以专业运动为店铺设计理念,新增多功能区和专业运动体验区, 以场景化设计全面升级消费者终端购物体验,推动李宁 YOUNG 店铺销售转化与单店效率 的提升,推动李宁 YOUNG 收入规模持续扩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李宁产品分析报告 第3篇

. 研发引领技术迭代,促进销售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李宁注重研发,从研发收入占比来看,近 5 年的研发费用均保持在 以上;投入费用 稳步提升,除 2020 年受疫情影响费用有所放缓,其余年份均是同比稳步上涨。在研发团 队组建上,2004 年成立中国香港设计研发中心,集中负责设计李宁牌的服装产品。2021 年东盟李宁中心项目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东盟李宁中心将以运动科学 研究为核心,拉动和促进运动装备技术创新,建立起智能制造工业生态体系。2021 年李 宁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共建“运动鞋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力争共同在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运动鞋研发等领域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持续聚焦研发科技的推广应用,以技术驱动生意增长。为强化产品研发创新能力,鞋服 供应链组建研发创新中心,推动创新常态化。推进与优质供货商、纺织院校、研究所等 机构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同研发新产品新科技提升产品竞争力。针对不同品类特色,多 维度开展研发项目,同时将自有技术落实产品中,提升产品功能性,并规划自有科技平 台,加强与消费者就产品功能性的沟通。

. 科技实力打造专属认知,引领品牌向高端运动鞋服领域突围

通过与国际顶尖公司的积极合作和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李宁品牌逐渐形成自有的技术 平台,实现了尖端技术与品牌的绑定,推动品牌形象提升。2017 年李宁公司与知名材料 公司德国巴斯夫联合研发 Drive Foam 反弹科技后,2019 年自主创新缓震科技“李宁䨻” 轻弹科技平台,兼具“高效回弹”与“轻量化”的两大特性,是李宁自主科技矩阵中革 命性的一环,2020 年发布“李宁弜”减震回弹科技系统李宁品牌再度迈出中底科技突破 的重要一步。2019 发布了两款搭载“李宁䨻”科技的竞速跑鞋“飞电”和“天马”,分别 售价 2099 元和 1299 元,定价全面对标耐克最高端跑鞋 ZOOMX VAPORFLY NEXT%。李 宁希望通过高端产品来展示自主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和成果,与国产品牌区隔,与国际品 牌竞争,推动自身品牌形象的提升。

李宁将科技命名结合中国元素,彰显民族自信,引领生僻字命名潮流。生僻字命名的科 技与品牌高度绑定,结合中国元素彰显民族自信,在传播过程中打造专属认知。国产品 牌使用中文命名科技名称,彰显民族自信,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高辨识度,传达品牌态 度。李宁从䨻科技开始,开辟了国产运动品牌使用生僻字的开端。“䨻”取自中国文字, 寓意“雷声”,其文字架构及含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学的认知,带动产品科技故事 的推广。国内运动品牌也相继在科技命名上加入生僻字使用,如特步国际“騛速”系列、 乔丹体育“巭 pro 回弹科技”、鸿星尔克“炁科技”等。

. 扩宽尖端科技运用场景,从高端旗舰产品向中端主力产品普及

尖端科技由高端向大众消费的集中区域普及,逐渐覆盖李宁各核心品类产品。其中,跑 步品类中“李宁䨻”科技的使用场景从专业竞速向日常运动扩宽;其中,跑步品类自 2019 年下半年专为精英运动员打造的顶级竞速跑鞋“飞电”与“天马”上搭载的“李宁 䨻”科技到 2022 年已全面普及到专业跑鞋矩阵:竞速、弹速、超轻、稳定各定位主力跑 步鞋上,产品零售价格从 2099 元下探到 599 元;尖端科技使用向其他核心品类延伸。目 前,李宁篮球鞋矩阵实现“李宁䨻”科技的迭代,从旗舰、专业款向训练款普及,产品 价格从 599 元-1599 元;羽毛球继续延伸到不同运动场景,强化运动功能属性,如“战戟” 是李宁推出首款搭载“䨻科技”的羽毛球鞋。

中端产品面向大众消费,强化消费者认知,科技研发形成良性循环。李宁继续深化并完 善以“李宁䨻”科技为核心的鞋产品矩阵,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并建立影响力,带动鞋销 量占比的提升,强化李宁品牌的专业品牌驱动力。李宁实现研发到产品的良性循环,保 持研发投入和积累,形成企业在专业科技领域的护城河。

. 设计师团队形成品牌独有资产,设计创新突显品牌调性差异

除科技运用外,李宁产品在外观设计上也始终保持国产品牌的最高标准,将中国传统文 化和时尚元素融入运动品牌基因中,在品牌调性上和其他国产品牌形成差异化。在公司 副总裁洪玉儒先生的领导下,设计团队在设计上基于专业运动品牌基因,融入中国传统 文化和潮流元素。设计团队会到中国各名胜古迹采风,比如去西安看碑林,去云居寺看 石刻,去敦煌看壁画等,提升设计师修养和眼界;李宁总部三楼的品牌灵感室里,陈列 着宋、明、清等时代的文物和诸多中国文化、图案、祥纹的典籍。设计师团队在吸收中 国传统元素后通过现代实用性的设计语言加以融合,引领未来运动潮流风向。

. 持续选拔、吸纳优秀年轻设计人才

优化团队架构,产品设计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放权设计部门。李宁的团队架构上由 2015 年前“以职能为导向”转移到“以生意为导向,以核心业务驱动”。从一个部门为多个品 类服务转变为各品类事业部,组织效率提升,产品设计可以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放权给 设计部门做出优秀的产品。

李宁持续选拔、吸纳优秀年轻设计人才,设计师团队形成独有的品牌资产。篮球设计总 监孙明旭 2007 年通过首届李宁设计大赛加入李宁,2011 年被派遣至李宁美国设计中心 工作,一手打造的“音速”系列。 BADFIVE 服装产品线设计师王泽莲是 2012 年获得李宁 设计大赛金奖加入李宁。李宁鞋产品首席设计师周世杰 2013 年加入李宁,负责韦德之道 6-9 代的设计工作,多款产品得到市场高度关注和认可。李宁跑鞋设计部首席设计师孙京 颐,代表作品有超轻系列鞋款,还是绝影、MIX 、李宁第一代弓跑鞋、环弓跑鞋和猫爪 五代越野跑鞋的设计者。2021 年 6 月,李宁公司与北京服装学员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为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进一步推动科技、人才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双方决定建立长期、 稳定、全面的的战略合作关系。

. 将产品设计师打造成意见领袖,与消费者深度沟通,增强消费黏性

设计师主导产品系列具有延续性,配备品牌科技迭代,消费者黏性增强,培育一批稳定 的品牌爱好者。设计师负责的产品线分工明确,如篮球鞋设计总监孙明旭一手打造的驭 帅、音速系列,目前驭帅最新推出第 15 代,延续家族设计,无论是性能还是实战表现都 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明星设计师周世杰从韦德之道 6 代起负责韦德之道正代球鞋的设 计工作,在个人社交媒体积累了一定体量的粉丝基础,与年轻消费者深度沟通,把握当 下潮流动向,推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李宁品牌设计师在社交媒体和消费者群体加强互动沟通,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打造成 意见领袖,持续增强消费黏性。李宁设计师持续走向台前,在年轻人高度关注的社交媒 体崭露头角,让产品也得到大量曝光。通过设计师这个桥梁,品牌搭建了一条与消费者 直接沟通的通道,能快速抓住消费热点,深度理解消费者需求;品牌的价值传递也可以 通过设计师渠道在垂直消费者中快速传播。韦德之道设计师周世杰多次受邀参与媒体举 办的产品发布会、采访等活动,截止到 2022 年 6 月 17 日,在微博累计粉丝达到 万, 征集网友提问评论达到 500+,Q&A 视频播放累计超过 万次。

李宁产品分析报告 第4篇

行业空间:运动鞋服市场稳步发展,国内品牌发展空间广阔

复盘国内运动鞋服市场来看: 1)2001 年到 2010 年,中国加入 WTO 后,经济高速成长,大众消费能力显著提升,叠加 奥运会等赛事带来的运动热潮,本土运动鞋服品牌迅速发展。其中李宁作为本土第一运动 品牌,销售规模快速攀升,于 2010 年实现收入近百亿。 2)2011 年至 2013 年,受奥运会热潮褪去、次贷危机等影响,运动鞋服行业增速放缓、需 求减少、库存积压。同时前期行业品牌商过于乐观加速扩张,导致渠道过剩、业内竞争激 烈,运动鞋服企业业绩出现下滑,进入去库存周期。2013 年后多数公司开始着手整顿渠道 及库存,行业逐步出清,优质公司不断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

3)2014 年之后,我国居民收入逐步提升,政府发文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消费升级下运动 鞋服需求释放, 2019 年我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到 亿元,2014-2019 年年均复合 增速为 。2020 年受疫情影响国内鞋服市场规模同比下降 ,2021 年后国内市 场规模逐步复苏,消费者更加注重体育锻炼,据欧睿统计,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同增 至 亿元,预计 2023-27 年行业规模将以 5%-12%的增速稳定增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运动鞋服消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22 年中国人均运动 鞋服消费额为 257 元,占人均鞋服消费额的 。与此同时,美国的人均运动鞋服消费 额占人均鞋服消费额的 ,英国的该项数据为 ,日本为 。从 2017 年到 2022 年中国人均运动鞋服消费额有所提升,占人均鞋服消费额的比例也持续稳定上涨,但 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我们预计未来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还有较大 的发展空间。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提升,本土运动品牌崛起

近年来国内运动鞋服行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国际运动品牌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国内 品牌崛起态势强劲。2022 年国内运动鞋服市场品牌 CR10 为 ,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市 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市占率分别为 17%,,李宁市占率为 11%,位列第三。2017- 2020 年国际品牌 CR2(耐克,阿迪达斯)维持在 35%-40%的水平,2020 年后逐年下降, 2022 年 CR2 市占率合计为 ,同降 5PCT。而国内品牌 CR4(安踏,李宁,特步, 361 度)在 2017 至 2020 年保持在 20%到 25%,2020 年后国内品牌 CR4 持续上涨,2022 年为 31%,同增 4PCT。

国内运动鞋服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集中度已经到达较高水平。近年来国内与国际龙头品 牌同时抢占国内运动鞋服中小品牌的市场份额,集中度不断提升。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仍 有较强影响力,但国内品牌的竞争力与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自 2021年新疆棉事件过后, 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更加青睐,国际一线品牌在中国市场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在国潮趋势 下,国产品牌进一步强化研发能力、提高渠道效率,增强品牌认可度,全方位缩短与国际 一线品牌的差距,迎来赶超机会。

未来趋势:供给推动需求,优质国潮运动品牌值得期待

近年来服装行业国潮崛起,需求端消费者更加认可本土品牌,但我们认为国潮崛起背后的 核心是供给端改善,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前提是理性消费,需要国货产品逐步追赶甚至超过 国际品牌。服装细分行业中运动鞋服消费者最注重功能性,近年来本土优质运动品牌产品 端研发、设计、营销等方面竞争力不断提升,尤其产品研发方面在跑鞋、篮球鞋等品类不 断升级,产品性能相对于国际品牌差距缩小,因此获得消费者认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需求端:年轻群体、低线消费崛起,需求观念改变。 年轻群体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年轻用户群体成长于中国经济崛起的新时代, 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认可度较强,对本土品牌接受度较高。90/00 后消费 群体逐渐步入社会,为本土品牌提供较大成长空间。 年轻群体的需求观念也在改变。

疫后时代,消费者更加成熟理性,从以往的冲动消费、超 前消费,到如今更看重价格和品质。根据中国青年报统计,2021年有约 75%的年轻消费群 体在购物时更看重产品品质,近 50%的群体冲动消费减少。此外年轻一代不再盲目崇拜国 外品牌,民族自信心更强,国货在满足于其对于质价比需求的同时,也符合其日益增强的 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下沉市场消费潜能被进一步激发。我国下沉市场包括 200 多个地级市、3000 多个县城和40000 个乡镇,占中国总人口的 70%左右。近年来一方面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 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下沉市场消费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 2025 年常住 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5%,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体育运动配套设施持续完善,运动 消费有望进一步释放。伴随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加速落地,下沉市场运动鞋 服消费潜能有望持续增长。

供给端:产品品质提升、性能优化成为国潮崛起核心动力。 需求端消费观念的转变支撑国潮崛起,供给端产品品质的提升、性能的优化成为国潮崛起 的核心动力。本土功能性服装品牌发挥自身研发、生产积累优势,打造自有核心科技强化 专业与功能属性,并提升潮流设计水平,提供优质运动功能性产品。近年来本土优质运动 品牌产品端研发、设计、营销等方面不断提升,正逐步追赶甚至超过国际品牌。

产品技术方面,本土品牌产品的科技实力持续提升,厚积薄发 以跑鞋为例,跑鞋的研发主要围绕缓震、回弹、轻便三大功能展开,运动鞋可以拆分为鞋 面、鞋垫、中底等部分,三大功能主要体现于中底。中底可以分为气垫、物理形变缓震、 发泡材料、缓震胶四类,中底技术的突破则有改变结构和材料创新的两大路径。1970 年后 中底技术创新进入爆发期,海外品牌率先引领此类技术。长期以来运动鞋中底材料基本是 以 EVA 材料为基础,品牌商通过搭配其他材料并调整其配比、发泡次数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2018 年后国产品牌迅速加入运动鞋中底研发的竞争当中,持续推出创新产品,缩短与国际 一线品牌的差距。

2018-2021 年安踏先后发布 A-FLASHFOAM 虫洞鞋底材料、AFLASHEDGE 舒弹科技、AFLASHLITE 氢科技,逐步搭建起安踏产品科技生态系统。2021 年安踏发布历时三年研发 的全新中底科技“氮科技”,即经氮气超临界物理发泡、一体成型,在氮科技加持下的材 料,能量回归率高达 ,材料密度仅为 ³,耐久性方面提升 30%,综合性能 表现优于多数同行。 2019 年李宁采用 PEBAX 材料即尼龙弹性体为中底材料,通过超临界发泡成型工艺,生成 回弹性好、轻便的发泡材料,即“李宁䨻”。

经过长期研发,李宁研究团队成功将超临界 流体 PEBAX 珠粒发泡材料密度控制在 区间内,类比广泛使用的 TPU 发 泡中底材料( 密度区间),鞋底重量降低 50%,能量反馈达 80%以上,尽 可能降低跑跳运动中能量损失,同时具有出众的低温抗冲击性能,以及优异的抗老化和抗 日光暴晒能力。尽管国内跑鞋中底科技研发起步晚于海外,但近年来国产运动品牌不断研发新科技,技术 实力与国际头部品牌差距逐渐缩小甚至反超,产品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国产运动品 牌供给端的改善带来消费者认可度的提升,在日常穿着与专业竞赛等场景中被越来越多消 费者选择。在科技实力的驱动下,本土运动品牌快速崛起。

产品设计方面,本土运动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外在观感、丰富产品文化内涵。近年来本土运动品牌持续升级设计团队,加强内外合作,改善产品形象。2016 年安踏聘请 前阿迪达斯高级设计总监 Robbie Fuller,提升产品设计感,其主导安踏品牌 KT 系列战靴、 虫洞跑鞋、Clunky Sneaker 老爹鞋等经典产品。Anta X Nasa 超轻虫洞跑鞋以“双子座计 划”的宇航员航天服为灵感,以金属银色袜套为鞋身,搭配安踏自主研发的 Flashfoam 鞋 底。细节方面,同样来自航天服灵感的 BOA 旋钮无系带设计使用方便,两条红蓝色 logo 条带来较高的识别度和时尚感,受到消费者认可。

中国李宁以接近设计师品牌的运作模式,重视原创设计理念,将李宁的运动基因与中国文 化和潮流元素进行融合,18 年凭借“番茄炒蛋色”的独特设计,打破国内运动服饰的刻板 印象,使李宁成为新国潮的象征。21 年中国李宁秋冬系列以“Remake”设计理念传递轻 松自然而随性的态度,在“悟创吾意”的核心概念下,传递“无创造无意义,破旧立新” 的设计主张,“惟吾禅”和悟道 2ACE 还原千禧年复古滑板鞋的宽厚和富有防护感的鞋面 视觉,受到广泛关注。

从营销上来看,国内品牌形象不断升级。 营销资源方面,国际运动品牌资源优势明显,本土运动品牌奋起直追。国际运动品牌发展 时间长,市场影响力大,凭借早期建立的品牌优势,手握顶级营销资源,在赞助国际赛事 和签约体坛明星方面掌握主动权。例如耐克在篮球领域赞助 NBA 赛事,签约乔丹、詹姆斯、 杜兰特等 NBA 巨星;在足球领域赞助曼联、尤文图斯等欧洲足球俱乐部,签约 C 罗、姆 巴佩等足球明星,增加品牌曝光度的同时,借助赛事和明星扩大品牌影响力。但近年来, 本土品牌也持续升级营销资源,李宁、安踏品牌分别在 2012 和 2015 年签下 NBA 知名球 星德维恩·韦德和全明星后卫克莱·汤普森,并推出个人系列篮球鞋,提升本土运动品牌在 国内外专业运动爱好者的影响力。